日期:1月9日(周四)時間:9:30-17:00 pm
地點:上海徐匯區(qū)田州路99號新安的大樓13號樓102室會議室
形式:線下培訓(Training)
涉及技術:ITC(等溫滴定量熱法)
涉及行業(yè):生物物理研究、生命科學、生物醫(yī)藥
生命過程現(xiàn)象是由復雜的,網絡化的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組成,包括藥物-靶標識別、酶-底物/抑制劑結合、化合物/片段分子/多肽-蛋白、蛋白-核酸,核酸-核酸、膜-去垢劑、納米顆粒-生物分子、主-客體相互作用、藥物-載體等多種多樣不同的類別。分子間相互作用一直是生命科學及相關領域如結構生物學、表觀遺傳學、酶學動力學、納米生物學、膜生物學、載藥體系中的研究熱點,也是小分子藥物及生物藥物研發(fā)中的重要工具。
與傳統(tǒng)基于熒光和免疫方法技術不同,先進的生物物理技術如等溫滴定量熱技術(ITC)是一種無需對被研究分子對進行任何標記的溶液內的分子間互作技術。
為幫助廣大基礎科研和藥物開發(fā)用戶更好的學習和了解Microcal ITC技術在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原理和應用,馬爾文帕納科定于1月9日在上海辦公室組織等溫滴定量熱儀(Microcal ITC)培訓班,分享ITC的創(chuàng)新應用和實操技巧等,希望能夠讓各位老師和同學們更加了解并在實際工作中正確的使用ITC。
此次培訓無需注冊費,食宿交通需自理。
★ 講師介紹 ★
韓佩韋 博士
生命科學業(yè)務發(fā)展經理
微量熱技術/分子互作技術
產品經理
馬爾文帕納科
韓佩韋博士,馬爾文帕納科生命科學業(yè)務發(fā)展經理、微量熱技術產品經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物理學博士,長期負責蛋白質穩(wěn)定性以及分子間相互作用技術,熟悉和負責 DSC, ITC, GCI、SPR等的技術支持和市場拓展。加入馬爾文帕納科之前,多年任職于GE醫(yī)療生命科學部(現(xiàn)Cytiva),曾任技術經理、Biacore 和 Microcal產品經理和Label-Free技術資深應用科學家等職位。
范洋晶
微量熱技術和分子互作
產品專家
馬爾文帕納科
范洋晶,馬爾文帕納科微量熱產品和分子互作產品應用專家。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為血管細胞參與內膜損傷后的修復機制,并參與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